京东创始人刘强东亲自送外卖冲上热搜!!
天助牛发布时间:2025-04-25 14:48:30刘强东的工业思维有多野?
1、五险一金全覆盖:京东为 10 万全职骑手缴纳「六险二金」(含补充医疗险 + 企业年金),成本比行业高 40%,却换来骑手日均接单量提升 25%!
配送流程标准化:骑手从接单到送达细化为 18 个标准动作,北京试点区超时率降至 1.2%(美团同期 4.8%),连电动车电池更换都有 SOP 手册。
2、商家不是流量韭菜,而是合伙人
0 佣金 + 工厂直供:餐饮商家通过京东工业品平台采购食材,价格直降 15%—— 山东某水饺厂直连京东中央厨房,面粉采购成本降低 22%,配送费还比美团便宜 3 元!
同时全国 3 万 + 门店后厨实时数据接入,食材保质期预警精度到小时,食安问题响应速度提升至 3 分钟,比行业快 10 倍。
京东的制造业杀手锏
1、配备亚洲一号智能仓:比方说用户下单奶茶时,系统自动匹配同路线的手机壳、纸巾等京东自营商品,北京亦庄试点区的跨品类共配率达 45%,单均配送成本下降 18%。
无人机 + 无人车「最后一公里」:上海嘉定区启用「无人机配送商圈 + 无人车配送社区」模式,3 公里内配送时效压缩至 12 分钟,比美团快 18 分钟,成本却低 25%。
2、数据反哺:通过外卖订单分析,发现下午 3 点奶茶订单激增时,3C 家电浏览量同步上涨 30%。
某空调品牌据此马上做出调整促销策略,618 期间销量暴涨 60%。
餐饮消费映射工业需求:重庆火锅订单量激增,带动当地火锅底料工厂扩大产能,京东工业的(命名为:“墨卡托系统”)提前 3 个月预测原材料(花椒、辣椒)需求,帮助工厂降低 20% 库存成本。
美团慌了!饿了么懵了!制造业降维打击有多狠?
1、 成本优势
美团单均配送成本 8.2 元,京东靠智能调度 + 供应链共配压至 6.1 元,相当于每单多赚 2 元 —— 按日均 1000 万单算,一年多出 73 亿利润空间!
商家端:美团佣金率 18%,京东 0 佣金 + 供应链补贴,相当于每卖 100 元多赚 23 元,某连锁快餐入驻 30 天单量暴涨 500%。
2、 品质管控京东外卖拒绝“幽灵厨房”,所有入驻商家必须有实体门店,后厨卫生评级与工厂 ISO 认证挂钩,食安问题投诉量仅为行业 1/5。
配送超时?直接免单!但靠制造业级的流程管控,全国试点区超时率仅 0.8%,比行业均值低 6 倍。
骑手、商家、用户三方实现共赢
1、骑手老王的逆袭:加入京东 3 个月,老王戴上了智能头盔,穿上了防汗透气工服,每月工资从 6000 元涨到 1.2 万,还有了公积金 ——老王表示:“现在觉得自己像个真正的产业工人!”
2. 湖南某腊肉加工厂老板表示:通过京东外卖产地直供,腊肉炒饭套餐月销 10 万 +,带动工厂预制菜产能提升 30%,原本淡季的 4 月营收同比暴涨 120%。
3. 用户小李的惊喜:15 元喝到星巴克,还能给工厂提建议,
下单时备注「奶茶少冰」,竟收到品牌工厂的感谢短信:「您的建议已纳入生产流程,下月起该门店冰量可调范围扩大 30%」—— 这正是京东“消费数据反哺制造”的魔力。
当制造业思维重构服务业,谁能阻挡?
刘强东送的不是外卖,而是制造业效率革命的一枚信号弹 :从供应链共配到数据反哺,从流程标准化到品质管控,京东正在用 20 年积累的工业级能力,重新定义了本地生活的服务质量。
当美团还在打价格战时,京东早已把战场拉到了「供应链 + 数据 + 技术」的深水区 ——
这或许才是中国制造业「跨界破局」的终极杀招:用工业化的严谨对抗互联网的浮躁,用供应链的深度击穿流量的泡沫。
下一篇:制造业 AI 落地指南
上一篇:没有了